你的位置:开丰注册 > 最新动态 >


放弃中文,将英语做母语靠谱吗?为什么专家会有如此骇人的提议?
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4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15


汉语言和汉文字共同构成为光彩夺目的中华文化,二者皆为华夏民族的骨血。放弃汉文化反把英文视作母语,无疑是对自己身份的摒弃,对此,任何一个华夏人都不会赞同!

为什么会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呢?我们如果放弃了汉语,又会怎么样?

华夏民族的母语只能是汉语

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我们在上世纪便领悟的道理,可这世纪却有人想要把它摒弃。对于专家们所说的放弃汉语,把英语转为母语的说法,真的会有人跟随吗?

他们说,我们应该把母语转为英文,这样便可以更好的融入西方世界,谋求共同发展。而汉语经过千百年的发展,却始终没有走出亚洲,所以无论怎样,汉语已经不适合我国目前的现状了。

对于这种暴论,大部分国人还是有都一颗玲珑心的,知道这种专家不过是在哗众取宠罢了。

毕竟,就连国际上都将2月21日设定为了国际母语日,中文作为一种文字,其背后承载着的是华夏千百年形成的文明精华,摒弃中文,简直就是摒弃整个华夏民族。

虽然从结果来看,学习中文的国家确实没有学习英文的国家多,但这其实是历史的必然结果。

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时,英语母语者的数量便已经达到了3.35亿,然而,其中英语母语者最多的国家,其实是美国、英国以及加拿大等国。

了解历史的都知道,英语的国际通用性,其实与几个世纪以来英国的不断扩张有关。

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,英国既然想要保证自己的独裁统治力以及交易方便,自然要把自家的语言散播到世界各地。而我国当年,也差点就被英国席卷一空。

所以从这一点来说,正是因为我们有着坚毅的精神,不愿彻底沦为英国的附属国,才最终在不断的反抗之中,保下了华夏民族的火种。

当时,见证了鸦片战争的魏源,在1842时便编纂了《海国图志》,其中就有提到,师夷长技以制夷。可以说,咱们虽然被坚船利炮打开过国门,但从民族气节上来讲却从来没有屈服过。

虽然我们在当时也派出诸多才子前往外国游学,但这么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
由此说来,当下某些好事者所谓的放弃中文,改母语为英语,岂不是要行本末倒置之事?国人为了救国才去学的英文,他们这些专家却想要摒弃中文,其背后的想法可谓是昭然若揭了。

汉字可以简化但不能废弃

汉字发展确实经历过低谷,但这不是摒弃中文的理由。面对不符合发展现状的中文,我们要做的是简化与完善,而非从根源直接放弃。

众所周知,古时的文言文晦涩难懂,如果没有专门的教书老师,平民是很难学习知识的,而这也正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统治民众的手段。

可近代以来,为了能够让知识与文化更加的深入人心,让更多的人成为有才能的青年。我国的知识先驱们,也是在19世纪就开始推动白话文的传播了。

在这一段时间内,一位位诸如陈独秀、李大钊、鲁迅一般的文才大家脱颖而出,大家以笔做枪,书写着不屈的华夏风骨。

而他们的付出也迎来了喜人的回报,在推行白话文之后,中文的书写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善,这极大的提高了知识的传播效率。然而,仅仅如此还无法改变我国当年文盲众多的现状。

为了能够让知识进一步的普及,现代以来我国又做了意义极其重大的两件事,一件是扫盲运动,另一件就是对汉字进行简化。

据了解,早在1955年1月7日,我国就发布了第一部《汉字简化方案(草案)》,之后不久,咱们便推出了正式的实行计划。数据显示,我国在当时一共废除了上千个异体字,并对总计2238个文字进行了简化。

虽然后续咱们还有这进行第二次汉字简化的想法,但从实际的使用效果来看,一次简化就已经能够达到要求了。过于简化的汉字,反而脱离了汉字应有的骨血。

而就是在那之后,咱们才有了如今熟知的一系列汉文字,你知道吗?也正是在咱们的汉字简化前后,同时也推行着扫盲运动,经过大小三次的扫盲过后,1982年时,我国的文盲率就已经下降到22.8%了。

可以说,为了让传承千年的汉字不在这两个世纪断绝,我们与前辈知识青年都做出了无限的付出与努力,而如今,某些专家却想要仅凭三言两语就抹杀有关汉字的一下。

对此,我们当然要严厉谴责了,我们虽然在不断的提高英语在学习任务中的比重,但我们可从来没有忽视过母语的重要性,如果没有了中文,华夏民族还能是那个华夏民族吗?

方言和普通话二者同样重要

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有关汉文化的一切,汉字和文章书写模式值得关注,而语言本身其实也是不得忽略的一项。

据了解,其实在推行简化汉字后不久,也就是1956年时,我国便开始推行普通话了。众所周知,我国的国土已经来到了960万平方千米,虽然大家能基本保证书同文,但想要保证说同音却是非常难的。

纵观东南西北,各地都有着自家的本名方言,而为了能够让56个民族更好的团结在一起,总结出一种适合所有民族的语言其实是非常重要的,而普通话也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。

当然了,这么做的好处还是非常明显的,截至2016年,普通话的普及率就已经达到了73%,而95%的人群都有着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,正是这二者的叠加,才最终让汉字与汉文化真正的度过了难关,再度焕发了生机。

只不过,汉文化的推行是不能过犹不及的。在如今这个普通话深入人心的年代,我们反而要开始推崇方言的重要性。身处异地,咱们怎么才能确定谁是老乡呢?靠的不就是一口纯正的本家方言吗?

其实,这也就带出了方言的重要性,一方面,其可以成为维系民众认同感的纽带,另一方面,也能够让更多的后代传承应有的传统文化。

如果一味的杜绝方言,那像是河南话里的“中”、东北话里的“造”还有广东的“猴赛雷”,岂不是都要湮灭在历史的之中了。而这种损失,其实是我们谁都不想看到的。

总体而言,汉文化小到一个汉字,达到言语的表达,其实值得我们关注与保护的,这所有的一切,才最终交织成为了璀璨的华夏文明。

那些想要摒弃中文的专家,无一不是跳梁小丑,对此,我们要做的就是不给他们热度,传承华夏文化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你我有责。

信息来源:

人民网2019-11-07中国人为什么重视外语学习?

人民网2017-02-21母语怎可成为“繁盛的荒原”

光明网 2023-01-04新时期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



上一篇:水养成的城市——西湖和杭州的成形

下一篇:没有了

    热点资讯

    相关资讯